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目录 > 法治政府建设
泾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日期:2025-03-19    来源:泾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访问量:44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全县工作中心,充分发挥政府办公室综合协调、参谋助手、服务保障等作用,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一、基本工作情况

(一)强化法治引领,树立法治思维。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办公室主任为组长,各副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项法治工作职责,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完善各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制度,并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办公室重要议事日程,与“三服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二是深化法治教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认真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和会前学法制度,持续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宪法、法律法规、党章党规党纪,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和规矩意识。在日常法制宣传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实现法律进窗口、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企业。2024年,组织开展集中学习22次、交流研讨25次,党员干部法治意识进一步提升。

(二)规范权力运行,严格依法行政。一是强化文件管理。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加强与县司法局、实施单位的沟通配合,扎实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印发、清理、报备等工作,做到应报尽报和规范清理,全年共审查规范性文件2件,政府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升。二是规范行政决策。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依法依规安排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在政府常务会议上集体决策,明确常务会议参会人员、议题范围、议题审定及会议的组织和纪律等内容,确保决策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执行到位。2024年,县人民政府共召开政府常务会议18次,政府行政决策更加规范民主。三是深化政务公开。通过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开规范性文件以及涉及公众利益调整、需要公众广泛知晓的其他文件,并采取文字、图解、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解读,做到政策文件与解读材料双向链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831条,解读政策文件9个,政府门户网站访问量达1211860次,总浏览量达1542055次,政府施政更加透明高效。

(三)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行政效能。一是升级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县乡(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站)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实现机构、人员、场所、设备、业务“五到位”,构建“高效办成一件事”线上专区、线下专窗全覆盖模式,提供专窗办理、咨询答复、帮办代办等综合服务,全年共办理9787件。对县级自助服务区进行升级改造,在具备条件的社区和村配备自助服务设备,提供预约、查询、填表、提交、评价、证照打印等自助服务。依托基层公共服务设施,或与邮政、金融、通信等网点合作等模式,推动基于互联网、自助终端、移动终端的政务服务入口向基层延伸,打造电脑端、移动端、自助终端、实体大厅、12345热线“五位一体”协同融合模式,提升政务服务场所“一站式”服务能力,实现企业群众“就近办”。在全县推广事项、渠道、部门全覆盖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倒逼服务提升。二是强化数字赋能。完善宁夏政务服务“一张网”,逐步实现“一张网”与各专业审批系统、政务服务系统及面向企业群众的服务资源全部整合对接。按照全区“四级四同”标准,更新梳理泾源县政务服务事项清单1372项,坚持应进必进原则,进一步提升部门进驻率,全面提升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系统综合应用水平,推动网上可办向全程网办、好办易办转变。全年共梳理行政许可事项289项,办事群众满意度保持在99.3%。三是优化审批流程。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时限60个工作日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流程、减少环节,一般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已压缩至50个工作日,政府投资既有建筑改造工程审批时限压缩至25个工作日,一般工业厂房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50个工作日,带方案出让用地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建立重点项目审批“8+N”会商机制,促进审批部门协同服务、并联审批,进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的重要举措,为重大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全年完成项目批复155件,企业投资(内资)项目备案100项,发放电子证照共72份。四是优化营商环境。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网办,开办时限压缩至0.5个工作日。实行企业开办“零费用”,为新开办企业首次刻制印章提供免费服务。推行企业经营范围全类登记,实行经营场所分离登记制度,放宽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推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注册”。全年共办理各类市场主体登记业务15860户,办结率100%;共登记各类在册个体户12273户,企业282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761户;接待办事和咨询的群众3万余人次,办结许可事项513件。

(四)畅通互动渠道,提升监管效能。一是完善热线服务。以12345一号服务模式整合各类非紧急政务服务热线,集咨询、建议、投诉、反馈、评价、便民服务、“互联网+督查”等功能于一体,承接泾源县12345工单接收、分配、跟进反馈。2024年,共受理群众和企业诉求4960件,办结4621件,办结率99.9%;按时签收量4949件,按时签收率99.78%;按时办结量4360件,按时办结率94.35%。经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测评,泾源县9-10月综合办理效果在固原市四县一区排名第一,在《宁夏12345政务服务热线9-10月份运行情况综述》中对我县提出表扬。二是规范执法监管。常态化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运行,通过监管信息整合共享,实现监管过程全记录,监管数据可分析、风险可预警、监管可联动,提高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完善各单位执法监管事项目录和实施清单,并按照全区要求同步动态更新。对执法事项清单实施动态管理的常态化机制,实现目录清单应领尽领,并要求各单位执法监管行为尽量覆盖目录清单。2024年,实现执法人员完善率100%,全县执法监管事项覆盖率达到98%。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法律知识还需进一步强化。个别干部职工对法治政府建设认识还不到位,存在重业务办理、轻法治建设的思想,法律学习和培训的形式比较单一,而法律条款内容往往比较生涩难懂,学习成效有待提高。二是便民服务还需进一步提升镇、村级便民服务机制建设还不够完善,个别乡镇便民中心在组织领导、业务技能、办公场地,设备配备等软硬件建设上相对滞后。三是协作配合还需进一步加强。办公室和有关部门及法律专业机构之间的沟通协作不够紧密高效,没有形成合力。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持续提升法治素养。通过开展办公室内部集中学习、研讨交流等活动,增进干部职工对相关法律条款的理解,提升培训和学习的效果。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各类普法宣传,组织办公室帮扶干部深入帮扶村,聚焦高价彩礼、“份子钱”“等社会热点话题,通过发放宣传册、现场讲解、实地走访形式面对面讲解法律政策,为帮扶户普及各类帮扶政策。

(二)修订完善规章制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对现有工作制度进行全面梳理评估,依据最新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要求,修订完善办公室工作规章制度,同时强化日常监督,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完善制度衔接机制,确保在跨部门工作中制度运行顺畅,让各项工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三)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平台“一张网”建设、全面加强政务数据规范共享和新技术全流程应用,围绕企业和个人编制“一企一档、一人一档”数据规范,推进大数据管理等新技术在线上线下办事服务具体场景中全面应用,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让企业和群众充分享受信息化、数字化带来的高效便捷服务。进一步健全政务服务制度标准体系,完善政务服务中心工作规范和多级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各级政务服务窗口从业人员配备、管理、培训和考核,强化政务服务专业化队伍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