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和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依法治县委员会的具体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高法治建设能力和水平,全局法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我局2021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完善组织机构,强化责任落实
(一)强化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局党委书记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要求,法治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中心、股室协调联动,干部职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及时调整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机构健全、运行正常。按照《中共泾源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泾法发〔2021〕5号)精神,对法治建设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进一步明确要求,责任落实到各中心、股室。
(二)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法治思想。利用党委会议、中心组学习、“二五”学习等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专题学习,及时传达自治区、固原市及县委和县政府关于依法治国会议精神。同时,对《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深入解读,进一步推动党员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结合工作实际,不定期开展《价格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并积极参加“法宣在线”学习,35人达到规定学时并通过了普法考试。
(三)增强工作实效,落实工作责任。我局注重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实施普法目标责任制,特别是领导责任制,进行目标分解,抓好责任延伸,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并从制度层面加以设计、加以约束,确保各个层面的学法、用法、宣传法活动向纵深开展。今年,我局参加全区行政执法考试2人均顺利通过,截至目前,全局现有执法证件人员11人。
二、推进依法行政,提升法治水平
(一)做好规范性文件报备和清理工作。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要求各中心、股室分工协作、规范操作,做好局规范性文件制定、清理、评估等各项工作。按要求对政府及本局规范性文件开展涉营商环境、涉招商引资等专项清理工作。今年,对起草的规范性文件,签订的招商引资合同全部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工作。
(二)依法依规做好政务公开工作。以切实维护和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作为根本点和出发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健全工作网络,突出公开重点,创新公开载体,在深化公开内容、建立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公开载体形式、加强基础性建设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积极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信息公开的数量、质量和时效有较大提高,全年共公开政府信息171条。
(三)切实规范政府定价行为。根据《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严格在政府定价目录范围内开展定价活动,严格履行政府定价法定程序,加强合法性审核工作,及时请法律顾问参与审核。今年对出租车运价服务费、城市公共汽车票价、农村道路客运票价等服务性收费各政府定价事项进行了审核核定。
(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执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要求,做好执法证件年审、换证工作。及时更新公示部门行政执法职权事项清单,行政执法人员信息、服务指南等主动公开。执法决定主动及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规范开展执法工作,亮证执法,执法程序、执法文书规范,按要求配备法制审核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学习,全年共开展行政检查45次。
三、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环境
(一)加强普法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利用世界粮食日、粮食与物资储备科技周等时间节点,围绕条例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利用县政府门户网站、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等积极开展条例宣传解读,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等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创新工作理念,坚持“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通过多渠道向公众多形式开展价格、能源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在“3·15”“12.4”等特殊日子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二)积极开展“法律八进”活动。突出服务科学发展主题,立足增强干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开展发改系统机关内部法制宣传,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同时,深入企业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专题讲座,不断促进我局广大工作人员及各企业及时更新相关法律知识。
回顾今年以来的工作,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普法活动有待进一步深入,活动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法治建设工作力度,根据上级要求,扎实开展好各项基础工作,努力推动我局法治建设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泾源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是厚植法律意识土壤。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紧迫性,进一步深化认识、突出重点、压实责任,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加快法治机关建设。结合网络新媒体,如微信工作群等开展线上普法,增强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并利用“二五”学习等方式,增强党员干部法律观念,加强依法行政意识。
二是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提高发改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工作中强调在法治轨道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
三是强化政务公开力度。进一步推进部门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创新工作载体,突出公开工作重点。将主动公开的行政许可事项办理程序、行政处罚依据标准、行政事项性收费项目、标准、依据、“放管服”改革工作开展情况等社会公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全面公开。建立健全公开制度,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形成常态化公开机制,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矢志不移坚持“刀刃向内”改革攻坚,初心不改狠抓服务提升、环境优化,共同推进法治环境建设,推动实体经济再上新台阶,让企业时时刻刻感受到营商环境的变化,切实增强群众在法治建设改革推进中的获得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