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文件与政策法规 > 政策法规 > 政策文件
索引号
640424001/2024-00134
文号
泾党办发〔2024〕6号
发布机构
泾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部门
农业农村局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24-03-07
名称
泾源县2024年菌菇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八个万级”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工程
泾源县2024年菌菇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八个万级”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工程
日期:2024-03-07 来源:泾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泾源县2024年“八个万级”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提升菌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推进全县菌菇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纲”和“魂”,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县党委全会及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15375发展思路,努力把菌菇产业建成群众增收的朝阳产业,实现产业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投入支持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和培育经营主体,拓展消费市场。

坚持科技兴菌,创新引领。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材料,不断提高科技支撑水平,力争在特色菌菇品种开发和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菌菇循环经济,走资源节约、产品安全、产业高效、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发挥菌菇产业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聚焦六盘山特色菌菇产业集群,推进农文旅、林下经济、庭院经济和村集体经济“四项融合”,主要推行“设施栽培、林下仿生种植、野生菌采集驯化”三种发展模式,主攻林下仿生种植,发展特色菌菇,强化服务保障,拓宽销售市场,强化联农带农

(二)年度目标。2024年,发展菌菇1000万棒,建设菌菇示范基地20个,其中:建设以羊肚菌、木耳、香菇、平菇、大球盖菇、茯苓等品种的设施菌菇栽培基地10处、培育林下菌菇种植基地10个,争取建设1条年产能500万棒的菌棒生产线,培育菌菇种植示范村11个,示范带动农户1000,实现产值1亿元

三、重点任务

(一)菌菇设施栽培示范基地。利用已改扩建的闲置牛棚、庭院、大棚在泾源县大湾乡牛营村,六盘山镇什字村、李庄村,香水镇卡子村,黄花乡羊槽村、胜利村,泾河源镇河北村,兴盛乡兴明村,新民乡张台村、照明村等建设菌菇设施栽培基地10处,种植香菇、平菇、木耳、羊肚菌等菌菇。

(二)菌菇林下栽培示范基地。利用退耕还林地在泾源县新民乡先进村,泾河源镇庞东村、白面村,香水镇沙南村、米岗村,黄花乡胜利村、庙湾村、下胭村,兴盛乡兴明村,大湾乡六盘村等培育林下菌菇种植基地10处,种植香菇、平菇、鸡腿菇、大球盖菌等食用菌

(三)野生菌菇驯化繁育示范基地。2023年野生菌菇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组织技术力量,组织专业团队,开展野生种质资源和引进品种相结合,对适宜泾源发展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分离、驯化和提纯,重点围绕2-3种野生菌菇进行驯化繁育

(四)菌菇种植示范村。在新民乡杨堡村,兴盛乡兴明村等11个村建设菌菇种植示范村,利用改扩建大棚、农户闲置牛棚和庭院、大田及林地等资源,种植木耳、香菇、平菇等菌菇,进一步拓宽示范村农户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五)延伸产业链条。坚持“选品种、强品质、创品牌”,争取福建农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宁夏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的支持,以规范、标准化营养袋生产工艺为突破口,建设规模化标准生产车间1进行菌种接种和菌棒规模化生产,年生产菌棒500万棒以上研发菌菇功能性产品1-2种,推进菌菇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推菌菇加工设施改造提升,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

(六)提升菌菇保鲜储运能力。在黄花乡、兴盛乡、泾河源镇建设菌菇保鲜库5座、烘干生产线1积极争取建设冷链仓储物流体系,配备保鲜冷库、冷链运输车等,以加快预冷保鲜储运、快速烘干等为重点的产后预处理能力,提升鲜菇品质和干品质量。

(七)培育菌菇品牌。坚持“强龙头、树品牌、促增收”,支持经营主体培育绿色产品、申报“六盘甄选”商标、争取地理标志认证,培育六盘山特色菌菇品牌。

(八)推动产业绿色循环发展。开展废菌渣、废菌袋综合利用相关课题研究,推进废菌棒有机肥生产利用模式。推广菌渣肥料化、饲料化、基质化、能源化、生物提取及“二次生产+生物有机肥”等模式,引导无害化、高效化、资源化处理废菌棒。

(九)产业人才培养。建立泾源县菌菇研发中心1处,组建菌菇专家服务站,挂牌成立菌菇技术创新中心,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邀请菌菇专家对从事食用菌的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升企业、农户食用菌栽培和管理能力

(十)拓宽销售市场。坚持扩内销、拓市场同步发力。鼓励本地餐饮企业、机关食堂、农贸市场使用和销售本地高品质菌菇。支持企业和村集体多方开拓市场,充分利用泾源县位于陕甘宁三省交汇点的区位优势,立足平凉、固原两个地级市,瞄准西安、兰州、银川3个省会城市周边的菌菇交易市场,打通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销售渠道。利用闽宁协作平台,在福建建立菌菇代销点,形成菌菇产品产--销一体化链条,让泾源菌菇走向全国市场。

四、扶持政策

一是对种植菌菇的农户,经验收合格的,香菇每棒奖补3元、平菇和木耳每棒奖补1元,羊肚菌大棚地栽每亩奖补3000元,大球盖菇、茯苓、猴头菇、扇贝菇、茶树菇等林下种植每亩奖补1000元,每户每年只享受一次奖补,最高奖补6000元。

二是对种植菌菇的村集体,经验收合格的,香菇每棒奖补2元,平菇和木耳每棒奖补1元,羊肚菌等大棚地栽每亩奖补3000元,大球盖菇、茯苓、猴头菇、扇贝菇、茶树菇等林下种植每亩奖补1000元,最高奖补50万元。

三是对种植菌菇的企业,联农带农效益显著,经验收合格的,香菇每棒奖补1元,平菇和木耳每棒奖补0.5元,羊肚菌等大棚地栽每亩奖补1000元,大球盖菇、茯苓、猴头菇、扇贝菇、茶树菇等林下种植每亩奖补500元,最高奖补50万元。

四是品牌创建。绿色产品认证每个一次性“以奖代补”1万元;有机产品认证每个一次性“以奖代补”2万元;获得商标认证的每个“以奖代补”3万元;获得地理标志认证的每个“以奖代补”5万元。

五是技术服务团队。组建菌菇技术服务团队,根据自治区和固原市人才政策,结合具体服务情况,给予经费支持。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明任组长的菌菇产业工作专班,专班负责各项任务推进落实,统筹推进全县菌菇产业高质量发展,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将菌菇产业发展与当前重点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

(二)强化政策扶持。统筹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积极引导企业等社会资金的投入,在基地建设、菌棒生产、品牌培育等方面给予支持,扶持壮大菌菇经营主体,加强产业链建设。全面落实好“宁科贷”等金融扶持政策。开展菌菇生产保险,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三)强化联农带农。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引领、村集体主体、群众参与”的运行机制,引导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四方合作,实行订单种植、保底价收购,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群众承包土地入股分红、“党支部+村集体”的模式带动村集体持股分红、“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的模式带动就业增收等。支持企业做好菌棒生产、市场销售等前后端,并为农户提供技能培训、技术指导、托养托管和保底价收购。

(四)强化目标落实。将菌菇产业发展工作列为重点工作,由菌菇产业工作专班明确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的工作任务,制定任务目标分解表,明确责任,细化目标,县人民政府不定期对此项工作进行调度,并对菌菇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

附表:

泾源县2024年菌菇产业任务分解表

序号

乡镇

设施栽培(万棒)

林下栽培(万棒)

合计(万棒)

1

香水镇

55

50

305(其中企业200)

2

六盘山镇

60

0

60

3

泾河源镇

110

80

190

4

黄花乡

96

14

260(其中企业150)

5

新民乡

60

15

125(其中企业50)

6

大湾乡

25

0

25

7

兴盛乡

20

15

35

图文解读:

一图读懂:泾源县2024年菌菇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八个万级”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工程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