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 > 社会救助 > 政策文件
索引号
640424006/2024-00163
文号
发布机构
泾源县民政局
责任部门
泾源县民政局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24-07-04
名称
自治区民政厅、团委、妇联、残联、红十字会关于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
自治区民政厅、团委、妇联、残联、红十字会关于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
日期:2024-07-04 来源:泾源县民政局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现将《自治区民政厅、团委、妇联、残联、红十字会关于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予以转发,请遵照执行。




泾源县民政局        

2024年7月4日        


自治区民政厅、团委、妇联、残联、红十字会关于加强

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


各市、县(区)民政局、团委、妇联、残联、红十字会,宁东管委会社会事务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关于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民发〔2023〕46号)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宁党办〔2021〕14号),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畅通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渠道,现就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信息共享,推进融合发展,形成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协调配合、资源统筹、优势互补、融合高效的新格局,合力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衔接工作机制

1.建立联席协商机制。依托各级社会救助领导小组、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由各级民政部门牵头,团委、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群团组织)和本级慈善会(总会、协会、联合会)等行业性、枢纽型慈善组织协同,每年定期召开联席协商会议,掌握慈善帮扶工作情况,协调慈善组织链接资源、对接需求,优化慈善项目设置,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提供组织保障。

2.健全主动协调机制。各级民政部门、慈善组织业务主管单位应聚焦困难群众、特殊群体需求,充分发挥各行业性、枢纽型慈善组织作用,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在政策、对象、信息、程序、资源等方面的有效衔接,指导慈善组织依法依规定期开展信息公开,确保政策、程序、机制衔接精准,推动救助工作更加精准、高效、规范、顺畅。

3.建立会商研判机制。各级民政部门应建立健全慈善帮扶供需信息对接长效机制,及时与慈善组织业务主管单位、慈善组织会商研判,加强应急处置、信息报送等工作,定期分析研判工作形势、研究存在问题、完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原则上,各市、县(区)应当每半年会商研判一次,慈善组织应当每半年报送一次慈善帮扶项目资金募集、服务开展、项目执行等情况。

(二)加强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对象衔接

4.加强困难群众转介服务。乡镇(街道)在受理和办理社会救助过程中,发现生活困难人员,在帮助办理政府救助的同时,收集慈善帮扶需求,积极与县级民政部门联系,对接公益慈善资源,在征得困难群众同意的前提下,据实向慈善组织提供转介服务,争取社会慈善资源支持。依托各市、县(区)枢纽型慈善组织,建立市、县(区)、街道(乡镇)三级慈善帮扶网络。县级民政部门作为本级慈善帮扶统筹协调部门,应落实本辖区慈善帮扶主体责任,可根据现有慈善项目,积极筛选符合帮扶条件的困难群众,帮助申请慈善项目帮扶。要加强与慈善组织沟通,指导慈善组织积极承接政府转介的慈善帮扶服务。各慈善组织发现可能符合政府救助条件但未获得相应救助的困难群众,可及时告知当地民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协助提出救助申请。

5.简化慈善帮扶流程。对民政部门认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刚性支出较大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成员、因病致贫重病患者等困难群体和转介的对象,慈善组织可以依法依规简化申请程序,根据其困难情形、困难程度等,及时予以帮扶,纾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帮助困难群众早日渡过难关。督促指导慈善组织落实重大事项备案制度,在充分尊重捐赠人、受益人意愿的前提下,鼓励引导各类慈善组织在开展慈善帮扶前与民政部门沟通对接,对申请救助人员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对,将核对报告作为慈善帮扶的参考。

(三)加强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信息互通共享

6.加强信息互通共享。依托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等业务信息系统,汇聚困难群众救助帮扶需求及其接受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的相关信息,建立高效便捷的供需对接平台,推动形成“困难群众需求收集—政府救助兜底—慈善帮扶补充”多维社会救助体系。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实施“阳光慈善”工程,推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争取民政部相关司局支持,探索“慈善中国”信息公开系统与社会救助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信息有效对接。依申请对慈善组织开放社会救助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使用功能,根据需求开发民政部门与慈善组织之间的信息对接服务平台,实现困难群众信息交换与共享,资源互通与融合,促进公益慈善资源合理配置,助力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形成救助合力。

7.完善主动发现机制。推动《关于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工作机制的通知》落实见效,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帮扶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建强主动发现队伍,织密主动发现网络,加大主动发现力度,拓宽主动发现途径。线上通过与各专项救助部门数据比对,发现困难群众,及时实施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线下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社工站) 、网格员、入户核查员、驻村干部、志愿者等力量,收集困难群众需求信息,及时发现救助需求,链接慈善资源,促进供需对接,为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精准高效帮扶困难群众提供有力支撑。引导鼓励慈善组织积极通过入户走访、节日慰问、邻里调研等方式,及时发现本地区慈善救助对象,根据自身业务范围、擅长领域和救助能力,开展慈善救助活动。

(四)创新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途径方法

8.拓宽慈善帮扶渠道。动员引导慈善组织依据章程、业务范围和自身专长优势,针对困难群众实际需求设立慈善项目,提高慈善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慈善力量有益补充。精准匹配慈善资源,鼓励慈善组织针对困难群众多元化需求,开展多种慈善服务项目。大力发展互联网慈善,增强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能力,不断拓宽慈善资源汇聚渠道。依托行业性、枢纽型慈善组织链接区外慈善资源,拓宽区内企业、社会组织、个人捐赠渠道,多种途径争取慈善资源,切实帮助更多困难群众渡过难关。

9.创新慈善帮扶方式。聚焦低收入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在加大物质帮扶力度的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慈善组织有针对性地提供访视照料、心理慰藉、康复训练、社会融入等服务。注重发挥行业性、枢纽型慈善组织在培育慈善项目、协调慈善资源、引导慈善行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倡导慈善组织创新工作方式,有序开展帮扶活动。以“中华慈善日”、“志愿服务月”等重要节点为契机,鼓励支持慈善组织围绕社会救助主题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慈善帮扶活动,打造一批面向困难群众的特色慈善活动和品牌项目。引导慈善组织积极参与重大活动或重要节日困难群众慈善帮扶有关工作。

(五)加强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激励政策支持

10.提升公益慈善组织服务能力。加快培育发展不同类型的慈善组织,鼓励支持以开展助力民生保障、乡村振兴、困难群众帮扶为主要业务范围的社会组织登记认定为慈善组织,引导现有慈善组织聚焦慈善帮扶设计项目、开展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公益创投、补贴奖励、提供场所、减免费用等多种方式,支持慈善组织登记成立和初期运行。鼓励慈善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提高慈善组织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强慈善事业监督管理,优化慈善组织发展环境,支持慈善帮扶实施主体发展壮大,拓宽慈善组织参与救助帮扶渠道,推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鼓励各地民政部门结合完整社区、未来社区建设,探索社区慈善基金参与慈善帮扶的渠道路径。

11.全面落实慈善优惠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等相关法规,对开展救助帮扶类慈善项目的慈善组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税收减免和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等政策优惠。协同相关部门,针对公益慈善组织、企业和社会成员健全完善金融、教育、土地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慈善政策与财政转移支付、税收、社会保障等政策协同,引导支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第三次分配。

12.加强对慈善组织宣传和褒扬。加强慈善帮扶先进典型和品牌打造,对在社会救助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的慈善组织等公益慈善力量以及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慈善项目,通过推荐参与“中华慈善奖”、“宁夏慈善奖”等评选表彰和社会救助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等方式给予激励褒扬,并对相关慈善组织在政府购买服务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支持,在全社会营造向善向上的良好氛围。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是充分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促进共同富裕的创新实践,是推动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各地要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作用,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要把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相衔接作为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内容,牢牢把握慈善帮扶和政府救助的性质特点,积极研究制定慈善帮扶相关配套措施。建立慈善资源对接和发布机制,鼓励引导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通过设立社会救助专项基金、慈善冠名基金等方式参与慈善帮扶活动。

(二)加强监督管理。各级民政部门要认真履行慈善主管责任,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对慈善组织等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结合“阳光慈善”工程,充分运用行政约谈、项目评估、信息公开、备案审查等方式,加强对慈善组织、慈善活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和联合执法工作,重点监管款物募集、资金使用、信息公开、实施效果等,推进“依法治善”、“依法行善”。严格执行慈善组织年报制度,督促指导各级慈善组织全部参加年报工作,落实“双随机、一公开” 机制,自觉接受捐赠人、受赠人等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增强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级民政部门要总结推广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经验成效,自治区民政厅将对社会救助领域的优秀慈善组织、品牌慈善项目推荐民政部进行评比表彰,推动慈善组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级慈善组织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慈善帮扶领域互联网募捐项目宣传推介力度,动员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其中。同时,大力宣传弘扬慈善惠民举措和爱心企业社会责任,集聚更多人气,营造更加浓厚的社会慈善氛围。




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    

共青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妇女联合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红十字会  

2024年2月1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